2)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全身的力气,将自己的情绪全部宣泄了出来。

  那种茫然,那种失措,那种对未来的彷徨通过声音,声嘶力竭的喊了出来,宣泄出来。

  官家给王彦的这首歌,名叫中国远征军军歌。

  并且告诉他们。

  一寸山河一寸血,此生不悔入中华!

  华夏将兴,兴在当代!

  只是还需要些许的时日。

  所以八字军的军卒们信了,所以他们来了。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不算整齐,甚至带着来自河东路和河北路的特有的口音,不算好听,却震人心魄。

  高声的呼和着,带着独有的悲怆,在天地间不断的回荡着。

  军卒们耷拉着的脑袋用力的昂扬起来,松垮的肩膀挺直的坐在了马背上。

  不管未来何种模样,一步步的按着预定的道路走下去,哪怕倒下,也在所不惜。

  劣马们似乎被王禀这些军卒的气势所打动,它们也猛地抬起了头,开始在刚刚下过雨的草原上狂奔起来。

  带着沉重的马蹄声,这首歌的歌声,飘了老远老远。

  王彦看着士气振奋的军卒,脸上都是笑意,或许是歌的原因,或许是大宋军卒们本来就没有丢掉远征的勇气,只不过长期的行军和瓢泼的大雨,让他们有些迷茫。

  士气回来了。

  王彦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眼眶有些泛红,他相信这完全是因为草原上的风沙太大的原因。

  “战!战必胜之!”

  王彦用尽了力气喊了一嗓子,军卒们终于振奋了他们的士气,开始继续踏马往前走着。

  前面的大鲜卑山已经开始了不再模糊,他们的目的地就在大鲜卑山的后面。

  劣马的耐力比王彦想的更好一些,特别是休息了几天之后,转战的速度,超过了王彦的想象。

  大宋从来没有如此快的转移速度。

  王彦从腰上的挎兜里拿出了一份地图,这份堪舆图有整个黑土区的地形图,是一份非常精密的地图。

  一张纸在地图里夹着。

  这是赵桓给王彦写的一条非常好的建议,告诉他这张纸条上的话,可以用来做拉拢兀惹人和那乃人的口号。

  这片黑土区,长久以来,被金人,人为的隔绝着,他们不了解世事,所以要用思想武装他们。

  让兀惹人和那乃人,作为他们的支持者,而不是检举他们领赏钱的人。

  能让王彦的敌后斗争,更加游刃有余。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只有伟大的劳动军,只有我世界的劳工,有这权利享用大地,哪里容得寄生虫!霹雳声巨雷忽震,残暴贼灭迹销声。看!光华万丈,照耀我红日一轮。】

  这是一段极具有煽动性的词。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