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去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拾人牙慧而已。”

  李邦彦可不敢当。

  他这些套路招式,其实都是官家在关中和河东路用烂了的招数。

  为什么孙博和何栗还留在关中和河东路不回来,就是他们负责的工赈监,联合各村寨的农会在进行赈济。

  金祸也是人祸,四处劫掠的金人造成的破坏,要比荆湖北路闹得更加严重的多。

  河东路和关中都能把事情办得停当,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各工赈监的少丞们,深入到村寨去振济。

  李纲为何不知道这些?

  因为李纲不知道河东路和关中现在的局面,他并没有亲眼看到过。

  李邦彦做的事,就是他说的那样。拾人牙慧而已,捡到了官家、孙博、何栗在关中和河东路的赈济经验而已。

  他只是做个总结,并不敢居功。

  李纲想了半天,忽然说道:“这还得问官家要工赈监要三个五品的少丞,安排数十名少监,不知道官家会不会同意。”

  “要不某建议让官家把孙博或者何栗召回京,负责此事?”

  他越想越觉得合适,孙博和何栗在关中和河东路干的不错,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万一事情办砸了,岂不是要糟?

  李邦彦看着李纲,双手在空中胡乱的挥动了两下,最后叹了口气,李纲这个宰相,做到这个份上,真的是头一号啊!

  有不懂圣意,听不懂皇帝的话,看不懂皇帝安排的人,能当上宰相吗?

  李纲当上了!还干的不错!而且官家似乎没有换相的意思!

  果然和当初自己看李纲一样,这个人处事太过周正,做事一流,可惜就是不会揣摩官家的圣意!

  “李太宰啊,官家让你赈济灾民,就是你总体负责此事。官家的目的,就是扶持太宰啊!”

  李邦彦一语点醒梦中人,笑着看着李纲。

  赵桓的目的的确如李邦彦所说,他在给李纲功绩,让李纲对朝政的把握更强一些。

  “虽然在我看来,李太宰这个宰相之位,稳如泰山,但是我依然想不明白,官家为何还要给你填上这么一笔功绩。”李邦彦皱着眉思虑了很久,他才摇头说道:“看不懂。”

  “按理说,应该限制相权才对啊。为何还要给你一份这样的功绩呢?”

  “某离开朝堂已经几个月了,对于官家,对于局势,已经判断不清楚了。唉。”

  李邦彦叹气的说完,神情极为落寞,李纲这个位子,他当初做过,可惜他的皇帝是太上皇,弄钱是第一首要的任务。

  现在的官家明显心怀大志,可惜李邦彦已经看不清楚官家的大志在何方了。

  他忽然有些羡慕童贯和蔡京了,他们倒是一死了之,将身前是身后事撇下,再无忧虑。

  而自己明知大宋已经有了新的明君,已经有了前所未有之变革之机遇,可惜,他无缘参与其中。

  这种无法参与的感觉,让他有种说不出的惆怅和落寞。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