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三章 朕给李太宰带了伴手礼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邸的安危。

  而李纲身后的阴影,是赵桓安排的亲从官,负责保护李纲从皇宫到太宰府这段路的安全。

  李纲在汴京还不安全吗?

  赵桓觉得非常的不安全。

  曾经出现过李纲被工匠所劫持,前段时间,八门进京,李纲血洗了汴京城,保不齐有漏网之鱼。

  现在李纲在相位上越来越熟练,处理诸事井井有条,最近梳理汴京和京畿地区的扑买,也就是商税,卓有成效。

  大宋的国库也终于不再是跑老鼠了。

  所以李纲的安保等级,在赵桓这里提升了几个档次,自己重用的大臣里,就李纲和宗泽手无缚鸡之力,其他都是将军,安危不用自己操心。

  沈从来到了文德殿,打断了赵桓批复札子,说道:“官家,李纲在相国寺,他自己的小院里,仰天问官家心中是否对他有怨怼。”

  赵桓停笔。

  自己为何要心中有怨怼?这是什么逻辑?

  他停笔想了一会儿,才想明白,这是官场的规矩,那就是站队。

  只有站好队,才能快速晋升,只有站好队,才能平步青云。

  大宋已经一百六十多年了,这种官僚风气已经蔚然成风。

  所以,李纲今天没有和皇帝站在一个队里,让李纲生了惶恐的心思。

  而赵桓却皱眉。

  他当然对李纲没什么怨怼,相反,他非常倚重李纲这个左丞,有他在,自己才放心的让朝堂一群废物把持各部。

  因为李纲能把这群废物调动起来做事。

  他也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更何况李纲在劝谏自己议和的本意,只是想要大宋停一停军事征伐而已。

  李纲和自己的本意并不冲突,只是李纲的格局站在了大宋,而赵桓的格局,却站在了浩渺的历史长河里去看待。

  所以,自己为什么要怨他呢?

  对他不满?自己去哪里找个这么能干的人,关键时刻还能够血洗汴京的强力宰相?

  把李纲罢黜了,自己还玩个屁,直接退出游戏好了。

  赵桓从来不认为自己一个人,就能把这大宋给治理好了,那太难了。

  所以需要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沈指挥,让皇城司的察子以后不要再将李太宰、宗少卿的话汇报了。如果他们知道了恐有君臣生隙的可能。大宋的中兴才刚刚开始。朕不能让他在起步的时候,就出了岔子。”赵桓对沈从郑重的说道。

  “那其他的朝臣还用汇报吗?”沈从问道。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要汇报了。”

  沈从点头,官家不糊涂。

  就大宋朝堂这群人,金人还没丢骨头,就吹了个口哨,就舔起来了的模样,不监视着,怕是要出卖国贼。

  赵桓忽然眉头舒展,不再皱眉,笑着说道:“咱们是不是从大同府带回来很多的小牛肉?大同府紧邻草原,给李太宰送过去点,多送点,挑那些上好的小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