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根据地建设_民国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采出了煤矿,然后第一个蜂窝煤厂在青石山脚下建设起来。

  经过加工的蜂窝煤和煤炉一起出现在了百姓家中,这个冬天将不会再那么寒冷。

  除了建设外,杨秋率领江北游击队出击萝北县,通过里应外合之计,拿下了这座县城,再加上大架山下的人口,现在江北游击队的根据地有五万民众了。

  大架山下的这块根据地也有了名字,经过大家商议决定,既然在鹤立湖旁,就叫鹤立县吧。

  这日,游击队联络上了在同江和富锦一带的吉林救国军,也就是冯占海的部队。

  因为最近有一艘两千吨的平底沙船从黑龙江逆流而上,需要从同江和富锦这两座封锁了松花江的县城过,所以江北游击队在大架山下的根据地创立之后,就一直试图和吉林救国军联络上。

  最终,救国军放行了这艘货船,货船平安抵达梧桐河口的简易码头,刘来吉派遣了一支队伍专门去接受这批物资。

  这次的支援主要是一批耐储存的粮食,有三百吨大米和五百吨小麦以及两百吨杂粮。

  鹤立县的人口有两万七千余人,再加上军队的一千四百人,就是两万九千多人,每日消耗的粮食就有两万五千斤左右,一个月要三百七十五吨,坚持到秋收需要一千吨左右的粮食。

  当然民众们也有自己的一些获取食物的渠道,比如采摘野菜,打猎,捕鱼、交易等,刘来吉准备的这一千吨粮食是为了保全渡过到秋收季节,估摸着应该还能存储到冬季。

  除了粮食之外,就是军火和一些机械了。

  五千支莫辛纳甘步枪,五十挺dp轻机枪,二十挺轮式马克沁重机枪,都是苏系武器,还有一百万发子弹,二十四门60毫米迫击炮,一千发炮弹,还有一批机械,可以维修各种枪械甚至少量生产步枪,以及一套掷弹筒生产设备以及一些钢材。

  掷弹筒这东西后世可没得卖,刘青山还是从后世搜集到的技术资料,让克虏伯给他生产了几批制造设备。

  这批物资抵达后,小兴安岭抗日根据地的实力又将大大提升一波,还能扩军一番。

  八月五日,鹤立县迎来了一群外人。

  一行一百骑兵,人人穿着蓝灰色军装,手持辽造十三式骑步枪,一看就是精锐骑兵。

  江北游击队也派出了三十余骑兵接应。

  来者此前已经通过电台联络了江北游击队,说有要是相商。

  但当看到领队的人时,刘来吉还是大吃一惊。

  “冯将军竟然亲至?”鹤立县江北游击队司令部内,刘来吉与冯占海一起走进了帐篷里。

  “听说你们最近在大架山搞得挺不错的嘛,好些从松花江上游逃难过来的人,都跑到你们这儿来了。”冯占海穿着一件大衣,带着厚厚的帽子,这些都是前东北军的装备。

  “冯将军廖赞了!”刘来吉拱了拱手,询问道:“不知冯将军亲至,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作为吉林救国军的总司令,冯占海虽然被日军从哈尔滨一路打退到了富锦、同江一带,但手下还有万余兵力,在松花江一带是最强大的反抗力量。

  “马占山败了,你们知道吗?”冯占海说道。

  刘来吉和杨秋、马鸿桢等人缓缓点头。

  日军集结了两个师团,四万余人围攻马占山部,本庄繁是铁了心要杀马占山,不仅把马占山的部队打崩溃了,还派部队入小兴安岭搜搜马占山残部,现在马占山残部所剩无几,生死未知。

  “日军集结了两个主力师团在海伦以北,南方必然空虚,我准备率军南下,攻打吉林各地!”冯占海捏着拳头道。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