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各怀鬼胎(中)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地图上看,阿列克谢耶夫的说法似乎有道理,察里津位于伏尔加河和顿河的汇集点,处于卢汉斯克的后方,向南直抵克里木半岛,能够沟通里海、亚速海和黑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也是很重要的粮食基地。

  如果能拿下这里,就可以把整个乌克兰的东南方向和克里木半岛作为基地,然后就能顺着伏尔加河和顿河北上,兵锋能直指莫斯科。就算无法在莫斯科方向取得进展,也能沟通东北方向,跟乌法取得联系。反正,只要有一点军事常识,就知道夺取察里津确实是一步好棋。

  坐在这个帐篷里的,不管是科尔尼洛夫还是邓尼金和弗兰格尔,虽然都算不上什么军事家,但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他们还是懂的。所以他们都同意夺取察里津确实是个好想法。

  但问题是,想法好,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实现。军事家跟一般军人的区别就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但很可惜,这几位都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如果兵员充沛且人强马壮,他们都有把握拿下察里津。不过现在,人困马乏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去打察里津,这几位还真没有把握。

  邓尼金就首先说道:“拿下察里津是个很好的想法,但问题是,就算有弗兰格尔将军的支援,就算布尔什维克的主要注意力都被捷克军团所吸引了,以我们现在的兵力也无法完全保证能拿下察里津。”

  稍微一顿,邓尼金很严肃地说道:“我必须提醒阁下,这是冒险。或者说是赌博。一旦失败。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阿列克谢耶夫清楚这一点吗?作为一个将军,一个高级军官,对此他是心知肚明的,以科尔尼洛夫和弗兰格尔现有的兵力去打察里津确实是在冒险,风险还很大!

  既然如此,为什么他要鼓动这个计划呢?原因很简单,政治需要。自从布尔什维克同德国人达成了布列斯特合约之后,俄国的形势似乎是比较明朗了就像列宁说的。一场内战不可避免!

  如果布尔什维克能够再下一城,消灭掉国内的反对派,那么俄国今后半个世纪的走向就基本明确了,不用说**将开天辟地。反之,如果俄国国内的反对派造反成功,打垮了布尔什维克,那么俄国恐怕将恢复到老秩序,也就是像二月革命胜利之后的那种状态,继续乱下去,甚至会呈现出一种群雄军阀割据的状态。

  当然。对于阿列克谢耶夫等人来说,这样的混乱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游戏又重新回到了他们所制订的规则当中,就算是乱也是民主的乱、高尚的乱、道德的乱。比布尔什维克黑暗、残暴的“秩序”要强一万倍。

  可以想象,在那种混乱的状况下,对野心家们来说,是充满了机遇的。不管最后俄国变成什么鬼样子,甚至分裂成几块几十块,只要自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