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1 危机初现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列宁之所以拒绝斯大林的提议,那是有原因的,虽然李晓峰成功的解决了莫斯科反对派的问题,但是这么搞多少有一点上不得台面,用一次就已经够那啥的了。再多用几次完全有可能彻底的激怒布哈林。

  列宁并不打算激怒布哈林,因为哪怕布哈林在对德问题上的立场跟他完全不一致,一直在跟他唱反调,但是,这毕竟还只是党内的分歧,就算很有些不愉快,布哈林也没有打算分裂党,甚至还拒绝了社会革命党左派要求联合起来推翻列宁重组新的联合政府的决议。从本质上说布哈林的行动还算是克制,也算是尽可能的顾全大局。

  而如果按照斯大林的意思,学着某仙人的搞法,将党内的反对派们统统送去脱产学习,这绝对会激化矛盾,让布哈林做出最坏的选择。

  列宁并不打算逼着布哈林狗急跳墙,虽然大体上已经谈妥了条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和平就会马上降临在俄罗斯的大地上。他清楚的认识到,协约国集团是不可能轻易的让俄国从世界大战的泥团里脱身的。当协约正式生效的那一天,很有可能就是俄国内战爆发的那一天。

  列宁的这种判断是有事实根据的,在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不管是协约国集团还是同盟国集团,都不约而同的做好了干涉俄国革命的准备。

  1917年11月,协约代表同俄国西南方面军和罗马尼亚方面军指挥部的军代表在雅西开会,制定了使用驻比萨拉比亚的罗马尼亚军队、捷克斯洛伐克军以及乌克兰中央拉达的军队在南方作战的计划。

  11月27日英、法、意三国政府首脑会议。作出了支援南高加索民族主义份子的决定。12月22日。在巴黎召开的协约国代表会议决定同乌克兰、哥萨克各州、西伯利亚、高加索和芬兰等地的反革命政府保持联系。12月23日英法两国就各自军队将来在俄国领土上作战的地区问题签定了协定。协约国在策划武装干涉时,不仅打算把俄国革命镇压下去,而且还要肢解俄国,将俄国变为殖民地。

  这还是协约国集团,实际上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一样也不是什么好鸟,德国人一面跟苏维埃政权进行和平谈判,另一面也积极的从事着干涉活动,在临近战线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他们的猛烈进攻直接摧毁了三国在十月革命之后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扶植起了新的资产阶级傀儡政权。而在白俄罗斯、乌克兰,德国人更是借中央拉达的手,煽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独立。

  总而言之,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的所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一个不留神,原本的沙俄帝国就会全面崩溃,俄国将被列强肢解成为几十个互相敌视的小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