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9 捷尔任斯基的怀疑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彼得格勒警察在局长亚历山大的要求下很快就封锁了现场,也拒绝一切记者的采访,希望能强力的干预,希望杜绝一切小道消息的传播。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极其天真和幼稚的。

  再怎么说托洛茨基也是曾经的国会杜马,现在的孟什维克政治领袖之一,还是刚刚回国的第一天就遇刺,几重因素加在一起,想不引起外界的关注都难,而且人家才在苏维埃大吼着要推翻临时zhèngfu,转过头就中枪,有这么巧?

  更何况彼得格勒的警察叔叔们办事效率不是一般的低,事发之后除了来个两个巡警,大部队磨磨蹭蹭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事发现场,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很多人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比如安吉丽娜就接到某仙人的通知,第一个赶到了现场,给刺客拍了整整一胶卷的特写之后,还第一时间采访了受害人托洛茨基,等彼得格勒的警察叔叔们姗姗来迟的时候,安吉丽娜已经带着胶卷和采访稿件返回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了。

  就在彼得格勒的警察叔叔们开始封锁和清理现场的时候,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已经开始播放这个爆炸新闻。所以说从一开始亚历山大局长的封锁行动就宣告失败,而本来就很吸引眼球的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更是凭着超乎寻常的抢新闻能力先拔头筹,一时间风光无限。

  这些都是题外话,事情已经发生了,影响和结果都还不好说。但是这并不妨碍各路大佬对受害人托洛茨基表示深刻的关心和问候。不管是布尔什维克还是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连李沃夫所在的立宪minzhu党都派人来探视托洛茨基。

  当然,其他党派,包括孟什维克派来的都不是什么大人物,更多的只具备象征性意义。倒是布尔什维克派来了捷尔任斯基,还带来了列宁的亲笔信,不管是身份上还是规格上,算是给足了托洛茨基面子。

  这其中捷尔任斯基的主动请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然列宁大可以派斯维尔德洛夫来。毕竟捷尔任斯基并不是导师大人的贴心人。大概是铁面人觉得这起刺杀事件实在是有些蹊跷,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他必须要重视。亲自来一趟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就很有必要了。

  “感谢列宁同志对我的关心和问候,请费利克斯同志您转达我对他的谢意……”

  话虽然是官话套话,但是捷尔任斯基从托洛茨基的表情还是能看出,这些官话和套话里是透露着感动的情绪。看得出列宁的拉拢计划是初步奏效了。

  “这是应该的!”捷尔任斯基平静的说道,“列宁同志听到了您遭受刺杀的消息,十分的震惊,对您的人身安全感到十分的担忧,因此特意嘱咐我带几个特科的同志来保护您的安全……”

  托洛茨基看了看门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