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 谈判(上)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我们一直鄙视鬼子,说鬼子很蠢。但是这属于战略上的藐视,实事求是的说,鬼子还是有“小聪明”的,否则咱们抗战也不用打十几年了。换而言之,在苏联同日本进行的谈判中,鬼子也是斤斤计较不太好打交道的。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三月底,当李晓峰抵达上海时,情况才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抵达上海之后,李晓峰表扬了之前的谈判代表团:“同志们,你们的工作进行得很出色,成功的拖延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是非常关键的!正是因为你们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扭转之前的被动,进而赢得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

  也许有同志要对李晓峰的现不屑一顾,因为苏联代表团之前的表现真心不能说有多好,在面对日本人时步步后退,根本就是全盘被动,说不好听点那叫很窝囊。

  但是,李晓峰却不这么看,从一开始政治局就有了全盘的策略,那就是诱使日本南下。为了尽早达成这一目的,尤其是在日本同苏联在华夏东北进行局部战争的前提下,这是非常困难的。

  要知道三四月份对日本的南下策略是十分关键的,四月份之后,随着天气的好转,海上的行动将变得容易,但一旦到了7月份,随着夏季的到来,华夏东南沿海将迎来热带风暴,那时候对补给本来就异常脆弱的日本来说,军事进犯东南亚是比较困难的。那就得等到1o月份,天气才会好转。

  对日本人来说等得起吗?恐怕是等不起的,随着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这台战争机器开始缓缓运转,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扩军动作。到了1942年年底再进攻东南亚,引起了美国的过渡反应之后,很有可能就必须动对美国的战争了,而那时候的美国和当前的美国就不完全是一回事。

  反正日本海军对美国是深深的忌惮,在美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的前提下搞事。他们真心没这个胆子。所以情况很明了了,留给鬼子的时间窗口已经很紧张了,只能在热带风暴来临之前的五六月搞定东南亚,往后真心是拖不得的。

  众所周知。侵略整个东南亚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哪怕是鬼子这种不重视后勤的,多少也得做点准备不是?准备时间少说也得几个月吧?

  实际上从1942年元月份开始,鬼子就在紧张的做准备工作了,进入到三月份之后。准备工作是如火如荼,按照他们的规划,在五月中旬是必然要做好全套准备工作,然后马上开干。

  现在,同志们再回过头来看谈判代表团的妥协,这不光是麻痹了鬼子,以及为苏联急于摆脱两线作战的劣势,让他们以为可以放心大胆的南下,更是拖过了宝贵的二三月份,此时鬼子恐怕是箭已上弦枪已上膛。想要收手恐怕都难了。

  这意味着什么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