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4章 滚滚魔涛,终是人为_全球财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病逝,《魔都》也早束之高阁,而千里外的沪海,魔性正在酝酿。

  那一年,沪海人口达万,GDP超101亿,其中71亿来源于工业,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均列中国第一。

  那年,凤凰牌自行车已经上市,英雄牌金笔刚刚出国,沪海手表成为全国人民魂牵梦绕的奢侈品,结婚首选大件。”

  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听着这个东方的男人介绍着这座东方的城市。

  “……沪海手表拆开后有118个零件,同期瑞士手表更精细,拆开有130多个零件。然而沪海师傅说,这正代表上海手表结构大气,海纳百川。

  和沪海手表厂同处黄沪江边的沪影厂,那年开始绘制动画片《大闹天宫》。

  楼台幻灭,烟尘四起,一切都可推倒重来。

  此后三十年间,沪海成为摩登代名词,沪海制造引领着全中国的时尚……”

  掌声,响了起来,打断了彭渤的演讲,他只能点头致意,待掌声稍歇,才继续下去。

  “……沪海人因此骄傲地走入九十年代。魔性愈演愈烈,一切仿佛都按下加速键。

  1993年,第一条海底光缆在沪海登陆,1994年,第一张工资卡在沪海诞生,1995年,东方明珠塔正式亮相。”

  那座塔从此成为沪海象征,无论《流浪地球》极寒还是《上海堡垒》滥炸,都无从摧毁它。

  “东方明珠塔建在沪东陆家嘴,五年前那片还是荒草农田。

  1990年沪东开发,巅峰时同时开工工地超过3000个。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考察沪东,所到之处皆见吊车。他说:终于明白沪海市鸟为何是仙鹤。英文中,鹤和吊车同词。

  不久后,陆家嘴便成沪海金融引擎,成片楼宇拱卫轰鸣。

  《澳洲日报》称:在沪东,你甚至可以感觉到银子在街道中流淌。

  1995年,沪海第一家八佰伴商场在浦东开业,顾客顶着寒风涌入,单日客流107万人次,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些年,我们沪海人一直冲浪在时代最前端,生活前卫且新潮……”

  “1999年最后一夜,南京路上人流如潮,人们涌向外滩,等待海关大楼零点钟声。”

  彭渤的眼中仿佛出现了那晚港汇广场的人山人海,和身边海茵薇的笑脸,“钟声响起,沪海所有公用电话亭外都排起长队,人们兴奋地寄语新世纪。

  2001年,香江瑞安集团在沪海闹市改造一片老宅,化为商业区,取名新天地,宣传语称“让昨天和今天相会在明天”。

  所有人都在寄望明天,寄望沪海在新浪潮中继续领跑。”

  “洛塞泰斯先生,世博会现在对于沪海来说,就是我们的明天!”

  哦。

  全场的人都看向这位世博会的官员,他笑着点头,接着带头鼓起掌来。

  “……百年前,沪海开埠,曾修有圆形城墙,它成为中国最后一个筑墙之城。”彭渤的演讲依然在继续,“不久后,风云变幻,它又成为中国第一个拆墙之城。

  筑墙拆墙,潮起潮落,百年来沪海见惯波涛,总能在不动声色间调整航向……

  二十年前,我们香江著名作词家黄霑受邀写《沪海滩》主题曲,他已多年未去沪海,写完“浪奔浪流”后一直忐忑。

  电视剧播出后,他特意去沪海看黄浦江,见大江平静无波,心下郁闷。

  直至有轮船驰过,他才转忧为喜,船过之后,波浪起伏如巨龙出海。

  滚滚魔涛,终是人为,淘尽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